以书会友讲坛——钗黛

以书会友讲坛——钗黛
  说起《红楼梦》里面的水一样的女子,不得不提到黛玉和宝钗,实际上他们代表着两种理念: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理想主义者的结局往往是悲情的,现实主义者的结局往往是尴尬的。
  黛玉,一生沉浸在自己的谨小慎微中,从初进大观园开始,就不肯多说一句话,唯恐被别人耻笑了去。尔后遇见了自己一见钟情的宝玉,然后就是无休止的冲突和甜蜜,甚而至于在葬花的时候写出了自己的结局“质本洁来还洁去”。(想想中学时代和同学炫耀着比记忆力,就拿着这首《葬花吟》背诵,看谁记的多,当年的滚瓜烂熟,现在在心底却是淡淡的悲凉。)
  相反,宝钗就吃香的多,看看劳苦大众——丫鬟们的态度就知道,丫鬟们都喜欢宝钗。但宝钗终究是一个现实主义的人,实际上丫鬟们也白喜欢她了,因为在宝钗心理,丫鬟也仅仅是丫鬟,在金钏跳井后,也说的若无其事的安慰王夫人。然而就是这样现实主义的人,才真正在贾府混的开。
  黛玉面对规则的不妥协和坚持自己心中所想,正因为这样,才让宝玉觉得是知己而将给他说什么仕途经济学问的宝钗很尴尬的晾在了一边。黛玉的处世是信念、是感情,宝钗的处世是规则、是利益。以黛玉之才,完全可以入主贾府当一个称职的少奶奶,然而正因为她的理想主义,想自由翱翔,在最高统治者贾母那里,却失去了政治地位——虽然贾母非常喜欢她,但是在家族利益和血缘感情之间,贾母选择了能脚踏实地的维护他们封建家庭利益的宝钗。题外话,从现代社会更加喜欢宝钗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其实和贾府一样,曹雪芹的理想,并没有在当今社会得以体现。
  说到钗黛,不得不说到袭人和晴雯。后者简直就是前者的影子。袭人早早的就把自己献给了主子,后来更是隐性的得到了妾室的地位,让晴雯愤愤不平,酸酸的讽刺宝玉和袭人的“你们”。其实按照性格来讲,袭人和宝钗一样,更得大家的心,处世更加圆滑;晴雯和黛玉一样,由着自己的性子,得罪了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结局就在这种小人的报复之下定格在“悲凉”一档。
  黛玉终于在“宝玉,你好……”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宝钗如愿以偿的当了少奶奶却独守空闺;晴雯郁郁含恨而终,袭人无奈嫁于他人。东风和西风的角力,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争斗,终究还是以现实主义胜利而告终——然而现实主义的胜利,对于大结局而言,并非胜利。
  其实大观园就是政治,就是社会,莘莘学子往往像黛玉一样走出校园(但我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样),往往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跌跌撞撞,满身伤痕的时候才知道。其实进入社会,每个人都在掩藏着自己,所谓城府。正如同事出游,当忘记了单位的利益纠葛,终究还是能够一起唱歌,一起哭泣。没有人愿意这样,但没有人能够阻止。终究,我们还会选择“神于天,圣于地”的人格理想,在向95年至今的这个社会说不,恪守理想并坚持信念。
  一生中没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是悲哀的。三十岁之前是理想主义者,那是激情;三十岁之后仍是理想主义者,那就是疯狂!每个人都会成长,正如一无所有的ID,初出江湖的时候往往是热血沸腾,直到后来才发现自己的幼稚,然后会改变,但没有人会后悔——因为那就是青春,记录在一无所有里的光辉岁月~
——2007年8月1日午休时间草就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