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组织参观亚洲最大的风洞,禁止拍照,所以也不多谈了。 我们只参观了两个风洞,一个立式的,一个卧式的。
足球友谊赛
下午举行的庆建军80周年足球友谊赛,上半场踢了4:1(我们领先),看的部队政委脸色发青,我们书记立马下命令,坚决保证是平局。 后来下半场就开始放水,结果很快就被追平并被反超6:4,结果我方体力不支,追起平局来非常困难,最后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放水,反正我们进了两个球,66大顺皆大欢喜。
无所适从
有时候呆在办公桌前,突然觉得一阵阵的空虚,没有阶段任务的情况下,这种OnCall的工作让人心里发虚,感觉电话随时都会响。 其实宁愿从事阶段性的工作,可以始终向一个目标前进,而且抵达之后有成就感。这类OnCall的工作,仅仅是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毫无成就感可言。
适合的生活
也许软件公司真的不适合LP,无论怎样,软件公司总是一致的忙,简直是对身体的考验。但是身体垮掉,什么都谈不上了。 也许应该给她找个清闲一点的工作,那怕不挣钱也好,安安静静的修养身体。
远离书斋生活
书斋生活往往是自己所期望的,不管白天是做什么工作,晚上都能够安静的坐在书桌前,翻看自己喜欢的书籍——书籍,往往是“非借不能读”,图书馆借阅的往往能够在还期前读完,自己买的反而总是让它静静的在书架上。 繁琐的事情太多,所以晚上也没有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只要是在家里,琐事总是不断的,除非能够安静的呆在单位,可以不理会这些琐事。 然而,这不是现实的。 所以,书斋生活,终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理想中医生
《星际之门》里面的医生,或者说西方电影电视里面的医生,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医生,他们无论立场,他们在乎的仅仅是生命,而且是为了拯救生命甘愿牺牲自己。 这真的是理想中的医生。 看香港电视剧,里面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生护士的态度,觉得那才是人性的医院。 反观国内,无疑让人失望透顶。比如上次LP病了去B超,我给B超医生说,让他先开始,因为LP已经疼的不行了,我马上去交钱,回来就好拿检测报告找专科医生,结果我回来,他开着机器在那里等着…… 我C 我同事的遭遇更惨,也是在省医院,他正好在那下面发生一场车祸,不大,但是腿骨折了,身上没带足够的钱,结果医生就拿着夹板,死活不给他上,让他先交钱,被逼无奈,同事打电话叫人送钱过来,半个小时啊,就让骨折的腿那么干晾着。 这究竟是理想和现实的区别,还是外国和中国的区别,还是发达和落后的区别,还是……文化的区别?
考试第二天
考试就那么回事,终于考完了。大家聚餐,结果跑了十多个,剩下十多个吃中餐去了。在某个瞬间,我有一点点觉得,这是一个班。
考试第一天
考试就那么回事,有趣的是中午,WB请客ZY买单,说起来是上次上课之后他们去打麻将,ZY运气背,输了N多。
^_^
列为对象
生命和自由
“道德也许是每个男人战斗的对象,但衰老不是,衰老就是场屠杀,我们只能束手就擒!” “两个对自由的限制因素:一个是监狱;另一个便是体制化(institutionalized);监狱是从肉体,身体方面来限制自由;而体制化则是从灵魂,精神上对自由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