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

  因特网网方面,韩国要实名制,国内以前也风传BBS和Blog要实名制,结果最后让QQ“抢”了风头,QQ的群要实名制先~   金融方面,人民币开始升值,我不是学经济的,也不知道这将给我这样的平头老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母校隔壁的恒光小区发生爆炸,先在一无所有上看见消息,还不是很相信,后来居然在新浪首页看见了~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一方面我们在倡导和谐社会,今天又听闻两地发生暴力执法的案例……

再次厌恶高通

高通CDMA进入中国内幕:联通被迫接下烂摊子   高通在中国不懂本地文化,以及在中国管理的混乱和只收钱不做事的知识产权恶霸形象,导致其CDMA进入中国市场历经波折,最后却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据了解,那时候公司内部皇亲国戚一大堆,有“太子党”也有“总裁党”,两派斗争激烈,互不对话。很多时候,甚至恶意攻击对方。   因为CDMA入华成功,老雅各布夫妇兴致很高,晚餐2小时内大谈他们刚刚订购的私人飞机有多大,有多豪华,××大财主的私人飞机也比不上……桌上的话题离不开炫耀财富。从一个研究科学的大学教授到炫耀财富的富豪,这可能也是老雅各布发展CDMA的真正目的吧!

阚凯力,我支持你!

http://it.sohu.com/20050718/n240166804.shtml 他的文摘: 良知: 我只是要凭一个学者的良知,把我从西方学到的东西,把我研究的一些心得给过热的错误风头泼泼冷水,使其冷静后走上正轨日常。所谓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的职责是什么?就是针对此领域的现象以及变革研究观察,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帮助产业的正常发展。这是一个学者的义务与责任! 技术: 3G系统主要的业务还是话音。在中国,无论GSM也好,还是CDMA也好,容量都是非常充裕的。中国移动也好,中国联通也好,眼下他们对3G的积极性恐怕都不高。3G是一种过渡技术,真正不可避免的恰恰是从3G到以IP为基础的4G的演进。“从目前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速度来看,未来实现人类无线宽带梦想的很可能不是3G。”阚凯力说,“与ISDN相同,匆忙投入巨资的3G很可能成为又一个在几年后就要遭到淘汰的‘鸡肋’!” 利益: 没有取得移动通信经营权的电信运营企业都极力主张政府立即发放3G牌照。而目前的移动通信运营企业却比较稳健,他们建议首先进行试验,尤其是业务的商业运营试验。设备制造企业是为了扩大自己的销售;未取得移动通信经营权的运营企业是为了借3G之机进入移动通信业务;而目前的移动通信运营企业主要是考虑自己大规模投资的风险,成本是否可以收回而且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中移动和中联通在现有的2.5G网下,就已经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请那些跨国公司都回到自己国家,是北美的公司你们回北美,是欧洲的公司你们回欧洲,你们到那里去推广3G网络去。只要你们能在欧洲或者北美获得成功,不需要来动员中国,中国肯定就会自己上。 现状: 香港和记黄埔(以下简称和黄)是在全球最早启用3G的运营商之一。但并不是所有事物都符合“早起的雀儿有食吃”的古训。由于用户数有限、业务种类单一以及网络成本高等因素的困扰,和黄3G业务在2004年净亏损253亿元,用户数仅有700多万户。而最早运行3G的欧洲、日本和韩国,在3G业务上都同和黄一样,惨淡经营,现在大部分都已经开始转向4G。 我的感想: 良知:我向来尊重学者,特别是不为利益折腰的坚持真理的学者。 技术:我向来认同很多学者的观点:通信和网络最终将融为一体。所以相对与3G,我更倾向于4G,通过这篇文章,我更倾向于认为3G就是当初的ISDN。 利益:希望我们不要被利益集团左右。特别是那个高通,那里来的那里回去,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我都不喜欢。文中提及的中国通信能力严重过剩的情况我是知道的,没有需求的高技术是没有希望的,我们总说要跨越发展,这不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跨过3G,直接上4G。 展望:我希望实现无线宽带梦想,但不是现行的这种通过GPRS卡或者CDMA卡,而是通过城市热点和无线网卡。

刘韧和洪波也使用自然码呀~

  那天无意间看见刘韧的Blog,才知道他们俩原来也是使用自然码的。后来才在我的Blog里面发现,原来很早以前还转过文章,刘韧是认识周志农的,在我的Blog上也有keso的网志的转贴,想想真有趣,以前因为搜集自然码的资料,把刘韧和洪波的Blog一股脑的转到我的blog上,却没有仔细分析,到现在才发现。

可控的梦

  晚上,确切的说应该是凌晨,梦到LP掉水里了,是一条激流的江,她不会游泳,然后我就扑腾跳了下去,结果突然想起来我也不会游泳,然后就狗刨到她身边,意识到这是做梦,然后就抱着她控制意识从江里直接升起来,一直升到一个很高的崖边:)   事实上我没有醒,后来故事还在继续,只是我不记得了。

Winamp的陨落

  在donews看见被aol高价收购的winamp公司重组的旗下的小组的人员行将离去,aol不承诺继续升级,只提供日常维护。如果是真的,那么我的常用软件包里又会少了一个软件……那我将来播放MP3使用什么呢?我只知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安装winamp——即便他们知道winamp,他们只会使用Windows自带的WindowsMediaPlay来播放这些东东,无论是视频还是音频。   微软会不会躲在后面奸笑呢?

木鱼在家

  这是啥名字?就是我在家里的PC架设的网站的名字,是一个文章管理系统。   网站名称:木鱼在家   网站域名:home.muyu.org   开放时间:木鱼在家的时候(通常为非工作时间)

突然怀念

  因为想采用自己的PC发布网站的关系,所以最近非常想要一个稳定独立的外网IP——但是这在现在是奢侈的,除非到了IPv6时代。突然间想起以前在中心的时候,使用网管机上网的那份惬意,拥有独立的IP。那时候正是因为拥有独立IP没有域名的关系,促成了我注册muyu.org。   而今,当时我使用的IP已经是学校图书馆使用了,使用这个IP访问到学校图书馆网站的时候,往事又历历在目,就像今天的雨,让世界如此的清晰。

浮生如梦

撑一把碎花的雨伞,漫步在熟悉而陌生的校园,品味着与成都不一样的雨。看着身边的学弟学妹们匆匆而过,仿佛就看见了自己的昨天。在这样的空间与时间的交错里,我再也分不清什么。曾经无奈的用过庄生晓梦,而现在的自己就像一只迷乱于自己梦境的鱼。 没有现实也没有未来,没有疯狂也没有颓废,日子总是连续的,就像在海里必须不断游动的鲨鱼——无法停留。某种时空观说,每一个瞬间都发散着无限的可能,那么我应该走向哪种未来?也许我根本就不用选择,因为每一个我都替我遍历着每一种可能,只是每一个的我不知道另外的我的感受罢了。 成文:2003-7-17

ICANN批准使用新域名.mobi 适用手机无线网站

  据外电最新报道,互联网域名与地址分配机构(ICANN)当地时间周一在卢森堡召开会议,已批准将.mobi域名后缀分配给了手机无线网站,该域名与.com等一样,是互联网的顶级域名之一。   按照相关规定,.mobi的首家网站将于2006年正式推出。.mobi是由诺基亚GSM协会、爱立信、微软、三星、西班牙电信、T- Mobile、沃达丰等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和行业协会倡导推出的,这些公司专门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用以鼓励相关公司和网页设计师创建无线网站。据悉, “.mobi”域名的网站今后将主要致力于手机通信服务,尤其会针对较小的手机屏幕及手机数据传输有针对性地推出各种业务。以 “Microsoft.mobi”为例,在它开通后,与Microsoft.com不同,前者网页上所放置的图片体积会小得多,数量也不及后者。   上述机构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随着.mobi鼓励使用无线设备的高级功能,无线设备的市场潜力将得以发挥”,同时, 诺基亚、爱立信等公司希望电信运营商能购买新的架构引擎以服务新的.mobi网页。   目前全球共有域名250个左右,其中大部分是为不同国家而准备的,例如法国的域名为“.fr”,中国的域名为“.cn”。2000年, ICANN批准了7个新域名在全球应用,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创建域名系统以来首次大范围增加域名。不过去年ICANN批准增加的新域名,例如 “.biz”、“.info”以及“.museum”在推出以后,却远远不如“.com”和“.org”那样普及。此外,很多互联网应用软件完全不支持新域名,因为它们在设计时只支持两到三种后缀。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507/75f44c94516b4e89bbc7209ef729f30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