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viD的历史与特点

作者:沈晟   2002年,TDX2002的规则中,除了允许使用旧有的DivX3.11编码之外,新加入了第二种核准使用的编码–也就是本文标题中的XivD编码。作为每年在网上放出数千部最新影片的网上高品质影音组织,他们所遵循的规则对于整个MPEG-4编码的应用市场来说,都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XviD在TDX2002中,以DivX3.11的替代者的姿态出现,还有人戏称:XviD是继承DivX3.11的非商业同人版。那么XviD到底是什么?它又有些什么样通天彻底的视频压缩本领?或许您并不知道的是:XviD是个本来不会出现的东西……   几经波折的诞生记   4年以前,在PC上能用的唯一MPEG-4编码器就是由微软所开发的,包括MS MPEG4V1、MS MPEG4V2、MS MPEG4V3的系列编码内核。其中前面两种都可以用来制作AVI文件,至今都作为Windows的默认组件。不过V1和V2的编码质量都还不太好,直到MS MPEG4V3开始,画面质量有了显著的进步。不过微软却决定仅将这个MS MPEG4V3 的视频编码内核封闭在Windows Media流媒体技术,也就是我们熟知的ASF文件之中,不再能用于AVI文件。ASF文件虽然有一些好处,但是过于封闭甚至不能被编辑,惹恼了天不怕地不怕的电影黑客。很快便有小组修改了微软的MS MPEG4V3,解除了不能用于AVI文件的限制,并开放了其中一些压缩参数,由此,也就诞生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MPEG4编码器DivX;-)3。11。   DivX广泛流行,成为DVDRip的标准,问题是,它的基础技术是非法盗用微软的,只能在地下里流传却上不了台面,无法进行更广泛的产品化,更无法生产硬件播放机。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精通视频编码的程序员(包括原DivX 3.11的开发者)成立了一家名为DivXNetworks Inc.的公司,简称DXN。DXN发起一个开放源码项目ProjectMayo,目标是开发一套全新的、开放源码的MPEG4编码软件。特别是完全符合ISO MPEG4标准的OpenDivX CODEC吸引了许多软件高手参与,并很快开发出OpenDivX编码器和解码器原型,之后又开发出更高性能的编码器Encore 2等等。这一时期,主要编码工作是DXN的人在做,而许多技术难关的解决得力于来自开放源码社会的帮助。   就在一切都看起来进展顺利的时候,好戏上演了。ProjectMayo虽然是开放源码,但不是依据GPL(通用公共许可证,一种开放源码项目中常用的保障自由使用和修改的软件或源码的协议)。DXN在设计授权协议时留了一手,2001年7月,就在Encore 2基本成型,差不多可以产品化的时候,DXN另搞了一个DIVX.COM网站,封闭了源码,发布了他们自己的DivX 4。DivX 4的基础就是OpenDivX中的Encore 2,但利用了DivX的牌号,可以说出乎意料的摆了所有人一刀。由于DXN不再参与,ProjectMayo陷于停顿,Encore2的源码也被DXN从服务器上撤下。经过激烈的争论,DXN虽然承认Encore 2在法律上是开放的,但仍然拒绝把它放回服务器。开放源码社会就这样被狠狠地涮了一回。   OpenDivX尚不能实际使用,而DivX 4(以及后续的收费版本–DivX 5)等等都成了私有财产,许多人为打破微软垄断而无偿付出的智慧和劳动仅仅是帮助了DXN发财,这种结果当然是不能被接受的。为此,整个0dayz组织永远的拒绝了DXN公司的DivX4\5,而原OpenDivX开发组中的幸存者,逐渐重新聚拢开发力量,在最后一个OpenDivX版本的基础上,发展出了XviD。   劫后余生的XVID到现在又度过了近1年时间,它继承并发展了OpenDIVX Encore 2,性能得到极大提高,被认为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MPEG4 CODEC。XVID重写了所有代码,并吸取前车之鉴依照GPL发布(注意不再是LGPL,所以谁要是想用它做成产品而不开放源码是非法的)。不过,因为MPEG4还存在专利权的问题,所以XVID只能仿照LAME的做法,仅仅作为对如何实现ISO MPEG-4标准的一种研究交流,网站上只提供源码,如果要使用就要自己编译源码或者到第三方网站下载编译好的可运行版本。   想当初Gaj之流的几个家伙搞OpenDivX的时候,一开始是很像一个像模像样的开放源码项目,很多人都被吸引过去一起开发,测试。直到后来,那几个家伙一夜之间露出骗子的本来面目了,把OpenDivX的成果一股脑带走,变成了封闭源码的DivX4,而后进一步变成现在的收费的DivX5了。本来很好的OpenDivX被逼流产,不过也就促成了今天XviD的诞生、发展和壮大。现在的XVID更可以说超越了DivX 5,以更好的质量,更强的功能挑战着新一代的MPEG4应用战场。

身份证校验码生成算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1643-1999〗中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顺序码的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校验码是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   先引入公式:   ∑(a[i]W[i]) mod 11 ( i = 2, 3, …, 18 ) (1)   ”” 表示乘号   i

陪LP买帽子去

  按照习惯,北方出门肯定是要戴帽子的,不过这里不是很流行,所以居然找不到合适的帽子。   顺便把上次买的缺页的书给换了,书商态度还不错,挺爽快给换了。   破长宽,居然机房停电,弄的这一片的用户都不能上网。

窝在家里看《我和僵尸有个约会》

  在长宽影院在线看的,速度还可以。最近没有怎么写Blog,也是晚上看这个连续剧耽误的。:)   房东把有线电视迁移了一下,把主线移动到他们下面去了,不过用了分配器,效果还算可以,有些台甚至比以前的还好,不过呢,我是不太喜欢看电视,因为广告太多了,没有在长宽看在线的电视剧好,没有广告还不用等待。前段时间就是在线把《天下无双》、《双响炮》看完的……天,不算不知道,最近居然看了这么多电视连续剧,浪费光阴啊~

软件开发商

  到软件开发商处征求服务器配置意见,毕竟硬件是为软件服务的,他们网络部的同事讲了很多,我也学习了很多。最终有了初步的服务器配置方案,并基本定下了购买何种Oracle。   另外,今天是本月最后一个周五,工会活动。

整个世界是趋于无序的

  整个世界是趋于无序的,管理,原来是这么大的一个问题。高速公路渐渐的修好了,但跑在上面的车居然还在设计,更谈不上制造……   虱子多了不痒,是不是这个意思?工程是严重的延期了……

域服务问题

  系统集成商始终不能将域服务配好,在中心机房网段一点问题没有,其他网段就有问题,后来经过测试,发现原来还是三层交换的问题,机器名解析不了~   客户端调试低效中,任何一个改动都会导致全面返工。没有启用DHCP服务,就是这么烦。

服务器问题

  到了两台双CPU的局域网服务器,明显不够将来的应用,什么DNS、Web、FTP、Mail、域服务、文件服务、数据库服务……特别是数据库服务器,太头疼了,理论上应该预留足够的处理能力,但是预留多了又怕将来用不了……计算机这东西淘汰那么快,多花的钱不就白白扔了?郁闷……

子网掩码的问题

  单位调试网络,我看着A类的地址被分配了255.255.255.0的子网掩码,心存疑问,找系统集成商问,明白是三层交换那里的事情。后来,甚至划分了更小的子网,一个部门一个子网,使用了8、16、32、64四种容量的子网,以方便管理。

家里热闹起来了

  爸爸、哥哥、嫂嫂、侄女都回来了,家里热闹起来。   爸爸陪战友聚会,他们有战友事业有成,搜集各地战友的联系地址,弄了一个他们以前的红**师的通信录,整整一本书。   哥哥好像又换了个部门,不过转任正职了。   嫂子准备到成都看他们同事的,结果未遂。   侄女好像长大了不少,没有以前那么顽皮了。   姐姐所在单位也在开发MIS系统,她只分配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都没有一个,而且据说单位前段时间有人丢了手机(在有人的情况下!),只得天天把笔记本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