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狗王成为历史

http://bbs.ywsy.net/viewthread.php?tid=89136   无意间再次看见狗王野史,如果狗王野史真变成了狗王历史,那是否是一种悲哀呢?   我一直在想,BBS应该是什么?YWSY应该是什么?但一直没有答案。   曾经在思维的混乱中写了《劣币驱逐良币》但也只能算牢骚之言,只能表达一种对论坛水化的不满和拉帮结派的厌恶。   昨日在网上看见这么一段话:   几乎没有一个bbs社区,能逃脱上述“2+3”的宿命。 QUOTE:

  ①技术零成本:在于BBS从技术上来说,对普通用户的门槛非常低;   ②言论零成本:在于BBS上的言论几乎不需要承担责任,而国人恰好特别喜欢这样“不负责”的自由。 QUOTE:

  从历史上看,BBS的发展几乎只有3条路:   ①媒体化:少部分大的bbs逐渐媒体化,互动性衰减;   ②BBS水化:骂人的人、无聊的人越来越多,劣币驱逐良币,BBS价值越来越低;   ③小圈子化:一些BBS为了保持言论的水准,不断提高进入门槛,使得公众的BBS沦为小的团体聚合之处,这使得必然的丧失了BBS交流的活力。            ——http://blog.donews.com/maitian99/archive/2006/03/16/771999.aspx   真的是“戚戚焉”,我的“牢骚之言”可谓找到了“理论依据”——自己经历过的几个论坛,无不遵循这这个规律。狗不理、狗王、菲菲、清道夫MM、大象、地球人等的消散,是否证明了这里最终将有家园演变为平台呢?也许整个因特网都在演绎着娱乐至死的神话吧?所以新浪首页会有在珍贵的版面上频繁出现类似 新婚妻子被婆母及丈夫扒光衣服绑在板凳上毒打男子食堂打饭生口角一怒强奸女同事男子强奸孤女后自首无人信 找到受害者再投案等的话题。   事实上,现实里找不到的东西,网络里同样找不到——特别是当更多的人已经不去寻找,而是忙碌着娱乐至死的时候。   于是就隐退在一角,悲天怜悯的看着现实和网络重复的表演、庸俗的疯狂、无聊的琐事。   一些规则被破坏了,一些感觉就消失了。   于是无言……

1394卡

天敏,瑞禾,映派 映派的,在电脑城以120元的价格购得,并赠送正版的会声会影7。 现在的的1394芯片都具备了一定的视频压缩功能,所以不同品牌的芯片采集到电脑中画质会有一些区别。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芯片有TI(德州仪器), VIA(威盛),朗讯等,比如我手里的这块1394卡,采用的是AGEGE的芯片(朗讯的一个子品牌,和朗讯的芯片完全一样)。 产 品 名 称 天敏 DV3000XP 映派 TI双芯王 天敏 DV1394 天敏 DV1394V(1394卡) 产 品 图 片 产 品 价 格 北京报价: 230.00 北京报价: 210.00 北京报价: 150.00 北京报价: 99.00 产 品 名 称 天敏 DV3000XP 映派 TI双芯王 天敏 DV1394 天敏 DV1394V(1394卡) 〖 主要性能 〗 (参数值相同的项字体颜色为深蓝色) 应用类型 支持各种1394设备 – 支持各种1394设备 支持各种1394设备 接口类型 即插即用/AV/DV二合一 1394接口,6芯接口2个,4芯接口1个 支持热插拔 支持热插拔 传输数据 – 400Mbps 400Mb/s/ 400Mb/s 其他性能 可从DV数字视频摄像机或Digital 8数码摄像机中的全屏幕、全动态视频、音频传输至计算机中/独有的高质量实时压缩引擎,可实时轻松录制DVD、VCD 附带:正版会声会影7.0软件,6芯对4芯1394连线一条,软件使用手册,产品手册,保修卡 最多可以连接63台电脑设备或相关电子设备/可将从DV数字视频摄像机或Digital 8数码摄像机中的全屏幕、全动态视频、音频传输至计算机中 可将从DV数字视频摄像机或Digital 8数码摄像机中的全屏幕、全动态视频、音频传输至计算机中 产 品 名 称 天敏 DV3000XP 映派 TI双芯王 天敏 DV1394 天敏 DV1394V(1394卡)

发烧记

  LP发烧,烧了两天,前天和昨天在社区医院打了点滴,烧是退了,不过今天早上起来,腮帮子肿了,应该是淋巴发炎了吧。

HTTP状态/错误代码(转)

HTTP 1xx-信息提示 这些状态代码表示临时的响应。客户端在收到常规响应之前,应准备接收一个或多个1xx响应。 100-继续。 101-切换协议。 2xx-成功 这类状态代码表明服务器成功地接受了客户端请求。 200-确定。客户端请求已成功。 201-已创建。 202-已接受。 203-非权威性信息。 204-无内容。 205-重置内容。 206-部分内容。 3xx-重定向 客户端浏览器必须采取更多操作来实现请求。例如,浏览器可能不得不请求服务器上的不同的页面,或通过代理服务器重复该请求。 301-对象已永久移走,即永久重定向。 302-对象已临时移动。 304-未修改。 307-临时重定向。 4xx-客户端错误 发生错误,客户端似乎有问题。例如,客户端请求不存在的页面,客户端未提供有效的身份验证信息。400-错误的请求。 401-访问被拒绝。IIS定义了许多不同的401错误,它们指明更为具体的错误原因。这些具体的错误代码在浏览器中显示,但不在IIS日志中显示: 401.1-登录失败。 401.2-服务器配置导致登录失败。 401.3-由于ACL对资源的限制而未获得授权。 401.4-筛选器授权失败。 401.5-ISAPI/CGI应用程序授权失败。 401.7–访问被Web服务器上的URL授权策略拒绝。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403-禁止访问:IIS定义了许多不同的403错误,它们指明更为具体的错误原因: 403.1-执行访问被禁止。 403.2-读访问被禁止。 403.3-写访问被禁止。 403.4-要求SSL。 403.5-要求SSL128。 403.6-IP地址被拒绝。 403.7-要求客户端证书。 403.8-站点访问被拒绝。 403.9-用户数过多。 403.10-配置无效。 403.11-密码更改。 403.12-拒绝访问映射表。 403.13-客户端证书被吊销。 403.14-拒绝目录列表。 403.15-超出客户端访问许可。 403.16-客户端证书不受信任或无效。 403.17-客户端证书已过期或尚未生效。 403.18-在当前的应用程序池中不能执行所请求的URL。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403.19-不能为这个应用程序池中的客户端执行CGI。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403.20-Passport登录失败。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404-未找到。 404.0-(无)–没有找到文件或目录。 404.1-无法在所请求的端口上访问Web站点。 404.2-Web服务扩展锁定策略阻止本请求。 404.3-MIME映射策略阻止本请求。 405-用来访问本页面的HTTP谓词不被允许(方法不被允许) 406-客户端浏览器不接受所请求页面的MIME类型。 407-要求进行代理身份验证。 412-前提条件失败。 413–请求实体太大。 414-请求URI太长。 415–不支持的媒体类型。 416–所请求的范围无法满足。 417–执行失败。 423–锁定的错误。 5xx-服务器错误 服务器由于遇到错误而不能完成该请求。 500-内部服务器错误。 500.12-应用程序正忙于在Web服务器上重新启动。 500.13-Web服务器太忙。 500.15-不允许直接请求Global.asa。 500.16–UNC授权凭据不正确。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500.18–URL授权存储不能打开。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500.100-内部ASP错误。 501-页眉值指定了未实现的配置。 502-Web服务器用作网关或代理服务器时收到了无效响应。 502.1-CGI应用程序超时。 502.2-CGI应用程序出错。application. 503-服务不可用。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504-网关超时。 505-HTTP版本不受支持。

TrackBack(引用通告)简明教程

TrackBack最早是Movable Type上的一个小功能。然而,很久以来,我在我当前版本的MT上尝试,每次都是失败。总是提示: One or more errors occurred when sending update or TrackBack pings. 反正就是发不出也收不到,也许是虚拟主机不支持吧,不管了。 我在MSN的Space上测试了一下,是可以的(MSN->MSN) 相关的文章,可以看看竹笋炒肉上的TrackBack技术规范TrackBack新手指南(编译)


上面只能当前言了,晚上回来草就了一篇帖子(http://bbs.ywsy.net/viewthread.php?tid=93713) TrackBack(引用通告)简明教程 一、TrackBack的重大意义   TrackBack是Blog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起源于MT,但是却掀起了一场革命,运作正常的Trackback,最能代表关于Web2.0最初的定义:使互联网可读写。   但是现在,虽然Blog号称社会性软件,但是我们过多的注重了它信息发布的自娱自乐功能,弱化了社会性的交流作用。个人感觉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TrackBack功能的不普及。 二、什么是TrackBack(通俗的)?   是的,你可以回复人家的Blog,但这和传统的BBS有什么区别呢?你希望把你的帖子,特别是经典的帖子留在自己的地盘上,因为谁知道人家的空间哪天就飞了,或者人家不高兴就给你删了。   于是TrackBack给你一个解决方案。你把对某个感兴趣的Blog的想法大胆的写在自己的Blog上,但是人家不会知道你写了呀?怎么办,通告一下他。怎么通告?在他的Blog下面找有关TrackBack的URL,然后将这个URL填写在你将要发布的 Blog下面的相应的TrackBack位置。   这样,你发布之后,就很正常的在自己的Blog上出现了你的看法,这时候,你访问一下你通告过的Blog,发现了吧?你自己Blog上的内容或者内容摘要或者URL已经放在了那个Blog后面!~   如果说BBS用讨论区>讨论版->主帖->回帖这样的树型结构将信息组合在了一起的话,那么TrackBack则将整个Blog社群网状的联系在了一起! 三、什么是TrackBack(技术的)?   简单说来,TrackBack被设计用来提供一种方法以实现网站之间的互相通告:它是一种方法,能让甲对乙说(甲、乙指两个人,下同),“这篇文章可能是你感兴趣的”。要实现这个动作,甲向乙发送一个TrackBack ping即可。   TrackBack ping:在这种情况下,一个ping就是一条从一个web服务器发送到另一个服务器的短消息(a small message)。 四、TrackBack实例   大家可以访问XKiller的Blog的一篇帖子:   http://x.ywsy.net/?action/viewspace/itemid/30   大家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我的回帖的图标和其他回帖不同,是   实际上,这个内容并没有存放在XKiller的Blog上,这里仅仅是一个通告,而原始内容在我的Blog上,点击木鱼精灵 引用于 试一下TB功能这个标题就可以TrackBack到我究竟在哪里发了这个信息……点击标题……嗯,发现了吧,是在我的Blog上没错。 五、TrackBack详细教程 TrackBack技术规范 TrackBack新手指南(编译) Google或者Baidu,搜索关键词:TrackBack或者引用通告 六、TrackBack注意事项   1、SPAM:邮件有SPAM,TrackBack也有,大家为了防止SPAM而关闭了TrackBack,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Blog的真实表达。   2、资源:TrackBack比较耗费资源,国内的BSP很多限制了TrackBack功能,甚至导致很多Blogger不知道什么是 TrackBack。所幸的是,咱们一无所有的Blog是开放了TrackBack的!大家完全可以申请一个(和BBS账号完美整合)充分实践,一个好的习惯比啥都好啊!特别是你腻味了斑竹或博主老删你帖子的时候,呵呵,做自己帖子的主人!~   3、标准:MD,又是标准,Blog的RSS标准都还没扯明白,又扯上TrackBack的标准,但愿TrackBack不要夭折在标准之下。 七、TrackBack展望   把Blog当内容管理软件的人们,应该好好想想这其实是一个革命,而非一个软件工具的变更。   试想一下,当大家的信息以TrackBack互联起来之后,即形成了一个松散的Blog社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软件!大家都是帖子的主人(自由的发布信息而不担心第二天就不见了),大家都是“斑竹”,可以删除自己不愿意看见的回帖或者SPAM TrackBack,全民总动员之下,就是一个较为纯洁的环境。   “Blogger之间若能更多的运用 trackback交流,信息就串联了起来,甚至可以成为围绕一个话题的信息网络,而信息本身的价值也得到了最大化。”   引用一下陌路人的话:   让自我展现能个性、自主的欲望;   让获取信息能便捷高效的欲望;   让思考记录与知识管理能完整、有序的欲望。

我请你代表我的利益了么?

  主持人:您作为一个善于学习的房地产商,您觉得您的讲话代表谁的利益呢?   任志强:我觉得我们代表的是社会的利益,这个社会利益既包括房地产商作为一个利益群体,我们也代表了消费者,因为我们知道消费者是我们的上帝,如果我们完全不知道,可想,这5.9万个发展商生产的房子怎么能卖得出去呢?   这个,不新鲜,就是频繁语出惊人的一群屁股的代表,不过很惊讶呀,今天看见他说话了, 他还要代表社会的利益!   社会,多么广泛的一个概念啊~不知道任总心里的社会是否包括我等买不起房子的小民呢?如果包括,我等也没有请你代表呀(想不通,这年头,动不动就喜欢代表别人,上次看见谁的Blog批判这个来着,举例说一收荒匠感谢一好心人,那收荒匠说:我代表……)如果不包括,这个“社会”也太狭隘了吧?或许,他说的,仅仅是后者,代表消费者,而他的消费者们,是富人,我等“活该买不起房子”的“穷人”,他是不代表的。那就是说,他们作了婊子,还要立个牌坊,是这样吧?

Google悄悄的推出了中文版GTalk

  有段时间没有好好的上网,消息闭塞到现在才知道,下载一个先。他们说,MSN从QQ手里抢了QQ的高端用户,那GTalk会从MSN那里抢走MSN的高端用户,其实我理解的这句话意思就是说,用GTalk的人会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