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恩怨情仇

走在北欧街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与同样湛蓝的大海,身边悠闲自得的人群川流而过,会真切感到身为北欧人的幸福。——刘韧《信仰互联网》

品尝北欧悠闲和为互联网自由呐喊的刘韧,却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自由。后知后觉,我今天才确切的知道刘韧因敲诈罪被捕的消息。回想起来,曾经在某个时候,网上似乎盛传过“刘韧出事了”的帖子,但我付之一笑,这帖子也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了。
今天,也是在信息的海洋里,偶尔出现了刘韧的名字,但是却和审判有关,我这才知道,当初那不是谣言。
不考虑刘韧网上的知名度,对于刘韧,我仍然是熟悉而陌生的。他和他的那个现实的圈子,我是陌生的,因为我离那个圈子太远。说熟悉,是因为刘韧曾经写过周志农和自然码的文章,因为自然码,有过一些短暂的接触。
刘韧在《我们信仰互联网》文中提到,互联网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一种权力,就像自由、平等和博爱。我们应该能够自由平等的享受互联网的信息——即便是信息过载。或者,在这些信息背后,有我们不知道的潜规则,有些人利用这些潜规则冲浪,但这不应该成为阻碍我们自由获得信息的权利——因为我们自己会分辨。
互联网上有很多不利于刘韧的言论,我姑妄听之,即便是真的,我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在法律层面,这些事情自然有法律方面的解读,但剥离调那些,剩下的就是赤裸裸的残酷。我们远离互联网的内幕,但也看惯了互联网各个利益集团的倾轧,甚至我也幸运的在这些倾轧中中过流弹,原因是枪手把我当作了甲方或者乙方。但我仍然享受这互联网,因为我们不相信自由的互联网终究会带来不自由的结果,玩儿嘛~这就像是某个电影里的台词“玩儿归玩儿,别动刀子啊”,旋即却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冒血的颈项——原来自己的兄弟给了自己致命的一刀。
让林军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江湖险恶,人心自知。N年前,遭遇上网帐号门的刘韧痛定思痛,成就donews,今天,遭遇敲诈门的刘韧如果能度过此劫,我想他当能有新的境界突破。我真的很期待刘韧能静下心来成就《中国信息产业史》这样的宏篇,这样的东西,有价值,这样的东西,多少钱都换不来。只是不知道,刘韧还有此心吗?